• 职业生涯这十年,立项一本个人回忆录

    前一段时间在收听《纵横四海》关于《精力管理》这本书的那期节目时,我才第一次意识到,或许早在四年前,我就已经陷入了一种中年危机的状态。虽然,截止今日我都认为中年危机距离自己还很遥远。

    四年前,恰是那段你我所拥有的共同记忆的开始。而在前一年,是我对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所获得的成长最满意的一年。那时候有关三十岁的都市传说算是职场的第一道诅咒,在时代洪流中,我显然未能幸免。那年我未满三十岁,但所剩的时间似乎不多,但也足够在另一段旅程中立足脚步。所以,我对高速成长的渴望,恰如彼时不久后的互联网巨头们,焦虑而迫切。

    而我所在的团队所服务的业务条线,显然不能缓解这份焦虑。顺理成章的我便产生需要开启职业生涯下一段经历的想法,但下一段经历要从哪里开始,我尚不清楚。只是觉得需要提上日程了。

    之后恰逢新冠疫情,计划便随之延后,到了年中似乎一切开始逐渐步入正轨,我也着手准备丈量自己在市场上的身价。不巧的是,工作开始变得繁忙,同时即将遭遇巨大的挑战。一开始疲于双线作战,导致两边都没有收获好的结果。于是我匆匆的终止了找工作的计划,反正当下也并不清楚下一段路程的方向。索性先专心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。

    于是这段工作经历便萦绕在我的心头近三年,直到去年我决定与其做个了结。开始写下与这个系统相关的一切。将写作的过程看作是自我内心的一场访谈,一次对话。所以并不希望将更多人物卷入其中,亦不想透露企业信息,毕竟不确定是否会牵扯涉密与纠纷,虽然保密协议应该也早就过了,但出于职业道德也理应有这份考量。

    那么系统自然就成了叙事的主角,于是乎,便有了这份回忆录的雏型。同时间,想到下一年便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第十年了,何不多写几个系统,而个人经历的这些系统,恰好可以覆盖多个领域。于是便有了一个关于个人回忆录的构想,名字也自然形成,便是《我和我的系统们》。

    虽然在软件工程师这个行业中我也仅是默默无闻的一员,将自己的呓语变成出版物自是一种奢望,但面对自己的作品不可能忍心不去精心打磨,这才能称之为工程师吧。

    所以,如果以一本出版物来对待,那么显然更希望其受众能广泛一些。考虑其文本形式,写作风格自然就不能过于技术向,又要保证一定的故事性,于是选择了半叙事半总结的形式。基于这些初步定调,确定了第一篇章的名字《DataHub是什么》与目录作为大纲:

    在目录确定后写作起来也顺当了许多,很快我就完成了前四章的创作。之后与标题一样,不仅文字从湍流进入到深水区。个人似乎也陷入种种回忆片段中,无法筛选合适的内容,更不好挑选合适的角度,便搁置下来了。

    时隔许久,重拾纸笔。依然无法开启新的章节,便反复修改已完成的部分。好像也似那段时间的心境。逼迫自己立个 FLAG,于是发了一条朋友圈宣告这篇回忆录。但是,写不出就是写不出,立 FLAG 也是没用的。搁置的事情还是再次延续了下去。

    时间来到今年,有了很多想并需要去启动的事情。当想做的事情堆在面前,选择成了最耗时的事情。当日头落下却时常感慨时光的流逝。索性先完成一个已挖开的坑吧,这样也可以给予一些信心。就这样再一次地开始了写作。

    此次改变些许策略,不仅为自己加上了时间限制,同时将所有脑海中的想法记录下来,再重组筛选。思路似乎也像一条老旧的河道,得到了疏通,文字也随之舒畅起来,内容也变得清晰。

    于是便有了这上下两篇文章,其中上篇以叙事性为主交代系统的开发迭代过程,下篇则是围绕系统所处的领域方向个人思考的部分产物。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篇章,我应该会接着写下去,所以不代表最终品质。

    我和我的系统们:DataHub是什么

    其实这次写作过程,完全算是一场自我审视,以及反思过往的历程。近几年个人职业生涯一直处于一种游荡迷茫的状态,没有坚定的信念,各种想法混杂,各种观念生根。大抵上觉得似乎处于一种孔子所言 “三十而立” 的状态。

    想到司马谈与司马迁两代太史公,凭史家之责任著《史记》。为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。医者仁心,救死扶伤。这些职业都有其自古以来赋予的责任与意义,而尚显年幼的软件工程师之责任为何?如今又恰逢与时代狭路相逢,一时间更难觅答案。

    但即便智慧如孔子,至四十方不惑,需经十年求索,何况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呢?

    我也希望能借助这些系统,让自己沉淀出与职业生涯相符合的经验,进而能不惑地迈向职业生涯的下一个十年。当然,个人能力所限,所谓的经验、感悟与见解实难谈得上多么有价值。但就像记录在《大败局》中的企业一样,若能在这通向不惑的道路,屏蔽一些弯路,也算是个人的一种福祉。

    抱着这样的想法,我决定称这份回忆录为《三十而立:我和我的系统们》。

    最后,顺便预告一下回忆录的下一篇章《我和我的系统们:打一个心结——什么才是理想中的 SaaS 系统》。不过,毕竟眼下想做在做的事情着实有些多,真的很难保证什么时间会完成......